你家小區做到沒
  你家小區做到沒
  海口衛生部門:部分小區二次供水問題多,監督力量不足,建議實行網格化管理
  供(管)水人員須持健康合格證上崗;
  二次供水設施每半年清洗、消毒一次;
  清洗完畢後,需請專業機構檢測水質;
  檢測合格後,物業需張貼通知並存檔……
  核心提示
  “家裡的自來水顏色發黃,還有雜質,我只好給每個水龍頭套上過濾頭,不然喝了也不放心。”近日,家住海口紅城湖路一家公寓的秦阿姨向本報反映。據瞭解,該公寓採用的是二次供水,蓄水池清洗消毒工作並未交由專業公司進行。
  記者採訪發現,多數市民對小區蓄水池消毒工作並不知情,甚至有業主不知道所在小區是否為二次供水。但接受採訪的市民均表示關註飲用水安全問題。
  海口衛生監督部門負責人表示,部分小區二次供水存在安全隱患,但監督力量不足,難以實現全覆蓋,建議實行網格化管理,主動發現問題,加強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。據悉,今年以來,已立案查處二次供水單位10家,其中警告4家、當場行政處罰5家、立案處罰1家。
  記者 鐘起的 張瑜
  居民反映:
  自來水顏色發黃
  經常有鐵鏽沉澱
  7月8日11時許,記者來到位於海口紅城湖路附近一公寓的候鳥老人秦阿姨家。秦阿姨告訴記者,她每年都來海口住兩三個月。今年“五一”節後,她來到海口,發現自來水裡經常有黃色顆粒或鐵鏽沉澱。“水質是合格的。”秦阿姨說,不久前,銷售凈水器設備的專業人員對該小區飲用水進行了檢測,結果顯示水質合格。
  秦阿姨說,為了喝得更放心,她只好給家中的水龍頭都套上了過濾頭,“有時候水的顏色發黃,過濾頭差不多半個月就要換新的。”記者在秦阿姨家的衛生間看到,浴池底部還有黃色的銹跡,已難以清洗。
  既然水質合格,為何自來水裡還會有鐵鏽雜質呢?
  昨日中午,記者採訪了秦阿姨所在公寓物業公司的張經理。他介紹,該小區採用二次供水,有地下室和樓頂兩個蓄水池。雖然按規定每半年清洗一次蓄水池,但由於小區比較老舊,供水管採用的是鍍鋅鐵管,所以在維護過程中,不時會有鐵鏽流出來。“但這個影響到的水流時間很短,小區水質經過檢測後還是很安全的。”張經理稱,由於小區經費有限,消毒並未請專業公司進行,只是由物業公司水電工自行消毒。
  記者走訪:
  蓄水池是否消毒
  多數住戶不知情
  “二次供水”是指單位或個人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,經儲存、加壓後,通過管道再供用戶或自用的形式。《海口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規定,供(管)水人員須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;二次供水設施應每半年清洗、消毒一次。
  據介紹,小區物業應請專業清潔公司對蓄水池進行清洗,並做好日常維護管理;清洗完畢後,需請專業的水質檢驗機構對小區二次供水進行檢測;檢測合格後,物業需張貼通知告知小區業主,同時存檔,方便衛生監督部門檢查。如果發現不符合規範的,衛生監督部門可下達整改意見書,逾期不改正的,可作出相關行政處罰。
  然而,記者採訪多個小區發現,多數住戶對小區蓄水池是否按規定進行消毒並不知情。一名市民稱,他不知道小區蓄水池是誰在管,“也不知道建在什麼地方,更不知道消不消毒。”他說,自己也從未見過物業公司張貼關於蓄水池消毒的公告。走訪過程中,甚至有業主反問記者,“自來水不都是從自來水公司直接流向居民家的嗎?”不過,接受採訪的市民都表示,最關心飲用水水質是否達標。
  有關部門:
  二次供水問題多
  飲水安全存隱患
  據瞭解,2012年海口衛生部門曾對全市供水單位衛生狀況進行摸底調查,據不完全統計,當時全市有供水單位2839家,其中二次供水1791家。今年,海口水務部門牽頭對全市城區二次供水單位進行全面摸底調查,初步估計有1萬多家。
  這些二次供水單位是否符合衛生要求?存在哪些問題?
  海口市衛生監督局學校與飲用水衛生監督科副科長楊來輝介紹,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,部分小區(尤其是老舊小區)二次供水設施設計不合理,蓄水池衛生防護設施不夠完善,存在安全隱患。
  楊來輝介紹,按規定,蓄水設施必須加蓋上鎖,透氣管和溢流管口也要加防護網罩,但有的小區蓄水池沒有加蓋,或者蓋板不嚴密、鏽蝕嚴重。其次,個別產權單位管理不到位,部分蓄水池得不到常規的清洗消毒。第三,個別小區管理人員缺乏飲用水衛生知識,不瞭解相關管理要求,安全防範意識較差。《辦法》規定,小區負責管理供水設施的水電工必須持有健康合格證上崗,但衛生監督部門檢查發現,部分供(管)水從業人員沒有健康合格證或證件已過期。第四,部分老城區的小區消防用水和飲用水共用一個水池,由於水池上層的飲用水循環使用,需不斷註入新水,但註入新水時,下層流動性差的消防用水便混入上層,易造成水質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。
  建設方面,有的小區地下蓄水池採用混凝土建造,內壁為磚砌水泥抹面,防滲漏性能差,地下水及污水極易摻入池內;有的蓄水池檢修口蓋、浮球閥接頭和各種管道多為鐵質製作,部分高位水箱容積過大,出水口高於池底,與用戶用水量不配套,導致箱內水循環時間延長,餘氯消耗殆盡,微生物繁殖;有的低位水箱(池)設在地下,內壁沒有防腐層,水池口露天設置,無蓋無鎖,甚至無排氣孔和防鼠網,污水、雨水極易流入,致使水質惡化;有的水池(箱)溢流管無衛生防護措施,與污水管、排水管相連接,極易引起水質污染。
  監管
  監督力量仍不足
  建議網格化管理
  二次供水的監管涉及建設、水務、規劃、衛生、房產等多個部門。
  “飲用水的安全關係到每家每戶,但衛生監督方面還是力不從心。”海口市衛生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說,受編製限制,全市生活飲用水與公共場所專(兼)職衛生監督員僅18人。“18個人要管百萬人口的喝水問題,工作量大,難以做到監督全覆蓋。”該負責人介紹,衛生監督員除了監管飲水安全,還要負責學校衛生、醫療衛生、公共場所衛生等監管工作。另外,由於各職能部門之間缺少溝通,造成衛生監督部門未能完全掌握二次供水設施的基本情況。
  “建議將二次供水管理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。”該負責人說,可以把城市二次供水管理轄區按一定的標準劃分成單元網格,通過網格化管理主動發現二次供水單位存在的問題,加強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。
  另外,“相關法律法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衛生監督工作。”楊來輝說,《辦法》執行至今已有10年,對二次供水監管職能工作沒有細化,操作不夠方便直觀,對二次供水產權單位約束力不強,而且沒有相關的處罰條款,給監督執法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。
  查處
  今年已立案查處
  10家二次供水單位
  海口市疾控中心健康與有害因素監測科科長楊浩介紹,一些機關、學校、小區、蓄水池清洗公司與他們合作定期送檢水樣,加上一些不定期申報送檢的單位,今年上半年,該科已經檢測了900多個點。
  楊浩說,二次供水設施的維護對供水安全十分重要,如果蓄水池長期不清洗消毒,泥沙在底部大量沉澱,不僅造成水黃、水濁,還會大量滋長細菌,飲用這樣的水,居民可能出現腹瀉等癥狀。楊浩建議,市民要提高自己的用水安全意識,監督物業定期送檢飲用水,並公示水質檢驗報告。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,市民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。
  楊來輝告訴記者,今年以來,他們在開展飲用水衛生監督檢查中,已立案查處二次供水單位10家,其中警告4家、當場行政處罰5家、立案處罰1家。這些單位有的沒有供水衛生許可證,有的未按規定對水池清洗消毒和水質檢測,有的是水池衛生防護措施不符合衛生要求。
  你家小區的二次供水安全嗎?物業有沒有按規定進行清洗、消毒和檢測?市民如發現問題,可向衛生監督部門投訴。海口市衛生監督局:36633853;美蘭區衛生監督所:65358320;龍華區衛生監督所:66892829;秀英區衛生監督所:68623819;瓊山區衛生監督所:65819229。市民也可撥打本報熱線66700110反映。  (原標題:你家小區做到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tvtwmiwdefj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