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都歷來是廣州樓市中貨量較大的一個區域,陽光家緣數據顯示,目前可售貨量為10095套,不過,8月份的新增供應量不算太多,只有900來套,按照花都區今年上半年月均731套的去貨量計算,去化周期約為15個月。
  中小型商家促銷動力不足
  花都區的可售貨量看起來非常大,不過,花都區有很多中小型開發商的物業,由於目前中小型開發商取得地塊、開發新項目的能力越來越弱,花都區不少開發商已經沒有後續用地可供開發,因此大多抱著“慢慢賣”的想法,去貨壓力和促銷動力都不是太大。
  在巡盤過程中,記者發現,這些中小型開發商的“跟隨”心態非常濃厚,不少操盤手持著“伺機而動”的策略,與大集團樓盤可能提前搶跑“金九銀十”不同,這些樓盤未必會在8月份啟動促銷。“反正來來去去就這五六百套貨,不著急賣,”花都某開發商的看法頗具代表性,“最遲明年年初,樓市便會好起來的,熬一熬再說。”
  剛需新貨市場關註度較大
  8月份,花都區不少新貨所處的地理位置較佳,部分是地鐵上蓋物業,產品為目前市場最熱求的兩房及三房單位,七八十萬元的總價便可購買一套地鐵上蓋兩房物業,預計會吸引不少剛需購房者的目光。
  祈福集團旗下的萬景峰和輝煌台,兩個樓盤都位於地鐵上蓋,距離較近,可實現資源共享。綠地集團的新盤新里緹香公館,位於花都老城區,周邊配套成熟,產品以中等戶型為主。位於汽車城板塊的天馬河壹號、位於獅嶺的班芙小鎮也計劃在8月中下旬推出新一期產品,以兩房及三房剛需戶型為主,貨量不大,開發商均表示“會按照市場價開賣”。
  (文/圖 詹青)
  詹青  (原標題:花都:貨量夠賣15個月 中小型商家不著急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tvtwmiwdefj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